▲猕猴桃苗
▲贵州阳光金果
▲golden kiwifruit vine
▲红心猕猴桃采摘
▲猕猴桃花粉
▲Red heart kiwifruit
你品尝过猕猴桃的美味吗?这个全身裹着细细软毛的家伙,又叫奇异果,以新西兰进口的最为有名。你以为它是“洋人”,其实人家是“海归”。
(猕猴桃实生苗)
(红心猕猴桃花粉)
(遵义市播州区迷你红供销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
(猕猴桃果园打药)
宜昌,才是全球猕猴桃的故乡。
2008年11月6日,在新西兰举行的国际猕猴桃大会上,来自19个国家的200多位专家一致认定:中国是猕猴桃的原生中心,世界猕猴桃的原产地是湖北宜昌市夷陵区雾渡河镇。
宜昌的深山野果,如何远渡重洋成为世界水果明星?让我们跟随档案工作者的考证,追寻它百年来的步伐。
晋朝名士,将猕猴桃定名“羊桃”
猕猴桃有多古老?先秦时期《诗经》说:“隰有苌楚(猕猴桃的古名),猗傩其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描绘:“其形如梨,其色如桃,而猕猴喜食,故有诸名。”
至今,宜昌和川(渝)东一些地方的老百姓仍把猕猴桃叫羊桃,则与两晋时期名士郭璞有关。
郭璞(公元276年-324年)是两晋时期著名学者。西晋末年战乱四起,郭璞躲避江南,曾侨居宜昌。宜昌现存的古建筑天然塔,据传就是由郭璞始建。郭璞曾花18年时间研究和注解《尔雅》,使其成为历代研究本草的重要参考书。注释《尔雅》时,郭璞把猕猴桃定名为“羊桃”。
英国人威尔逊,最先发现宜昌猕猴桃的西方人
英国人,最先注意到猕猴桃
英国著名植物学家厄内斯特·亨利·威尔逊(1876年-1930年),是第一个发现宜昌猕猴桃的西方人。
威尔逊,全名厄内斯特·亨利·威尔逊( Ernest Henry Wilson),1876年出生于英国一个贫穷的铁路工人家庭。13岁时便辍学当了学徒花匠,3年后被推荐到伯明翰植物园。1896年,他在园艺技术考试中赢得“女王奖”,使他进入英国皇家植物园—丘园。1898年,他取得了皇家科学院植物学讲师的资格。在丘园主任威廉姆爵士的提名下,威尔逊受聘于维奇园艺公司,开始了他在中国西部长达12年的植物采集历程。
1899年4月至1911年3月,威尔逊先后受英国维奇苗圃和美国哈佛大学聘请,四次跑到我国西部采集植物标本。他采集了6500多种标本,将1500多种亚洲植物引种到西方,其中有60多种以他的名字命名。由此,他被西方人称为“打开中国西部花园的人”。
以“三峡门户、川鄂咽喉”著称的宜昌,是威尔逊四次考察的重要基地。1900年5月,他在宜昌西南部发现“羊桃”,被这种花丛美丽、果实味美的果树吸引,将其引种到欧美。他还把这种野果介绍给在宜昌的西方领事人员、海关人员、商人和传教士,他们觉得猕猴桃的味道像西方久已栽培的醋栗,所以,将之称为“宜昌醋栗”。
在威尔逊和其他植物学家眼里,他们认为猕猴桃是一种神奇的东方植物,是在植物园里的观赏品,没有看到猕猴桃的经济价值,未将其转化成商业果品。
新西兰人伊莎贝尔,将宜昌猕猴桃带向世界
新西兰人,把猕猴桃带向世界
那么,是谁把猕猴桃从宜昌带向世界水果的舞台?是一位名叫玛丽·伊莎贝尔·费雷瑟的新西兰人。
伊莎贝尔是新西兰著名教育家。1903年,她担任旺格鲁伊女子学院院长。其小妹范凯迪在宜昌的苏格兰教会担任教师。伊莎贝尔利用假期到宜昌看望姐妹,偶遇猕猴桃。
1904年,伊莎贝尔准备返程,出于好奇,她带上了几粒猕猴桃种子。回到新西兰后,她将种子给了自己一个学生的父亲,后者又把这些种子转给当地农场主亚历山大·阿里森,阿里森将它栽培后于1910年结果。所以,新西兰栽培的猕猴桃都可以追溯到这个农场果园。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猕猴桃在新西兰有了可观产量并成为商品。1952年,猕猴桃首次出口到英国伦敦,此后风行全世界,逐步销售到全球70多个国家和地区。如今,新西兰每年出口价值10亿元的猕猴桃,有着成熟的营销、研发体系。
《新西兰先驱报》评选“1763-1912年150年间最伟大的新西兰人”,伊莎贝尔由此获得1904年的“新西兰年度人物”。
猕猴桃的“戏剧人生”,是伊莎贝尔“无心插柳”,也是偶然中的必然。
猕猴桃作为一种浆果,不适合储藏,在我国传统果品市场,浆果的重要性并不突出。但在西方,草莓、醋栗、葡萄和无花果等浆果是占主导地位的果品,西方人喜欢将其制作成果酱、果饼等。文化动因使他们不断努力,让这枚果子大放异彩。
新西兰国鸟奇异鸟,外形与猕猴桃颇为相似。
美国人,为其取名奇异果
很长一段时间,外国农场主们把猕猴桃称为中国醋栗。1962年,一位名叫弗里达·卡普兰的女士,应美国农产品进口商和客户要求,开始从新西兰进口猕猴桃。
那时的美国人对猕猴桃还比较陌生,第一批1000只猕猴桃,她用了数月才售完。为了促销,有水果商建议卡普兰女士采用新西兰的国鸟“奇异鸟”(Kiwi)来命名该水果。Kiwi这个单词来自新西兰土著毛利语,因为“奇异鸟”的羽毛类似猕猴桃的绒毛,颜色也相差不远,而且是新西兰人的骄傲。这一建议得到新西兰农场主的赞成,于是来自宜昌山间的“灰姑娘”羊桃,又有了享誉世界的“奇异果”(Kiwifruit)之名。
作为猕猴桃的原产国,我国大陆在上世纪70年代,把它作为一种果树来种植,从新西兰引进了一些优良品种,也开始自己选育良种。目前,宜昌市猕猴桃野生种质资源约4万多亩,但产业发展比较粗放,与国际同行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015年9月,新西兰皇家植物与食品研究院科学家吴金虎博士应邀对宜昌猕猴桃资源进行考察。吴金虎认为,宜昌野生猕猴桃种质资源丰富,前景广阔,一定要加强资源保护开发利用,看好自家“宝贝”。
中国是猕猴桃原生中心,夷陵区雾渡河镇是世界公认的猕猴桃原产地,有着种植猕猴桃的悠久历史。2016年5月,该镇成功注册“雾渡河猕猴桃”地理标志商标;2017年7月,雾渡河镇猕猴桃产品获国家“绿色食品”认证;同年8月,“湖北夷陵雾渡河猕猴桃栽培系统”入选2016年全国农业文化遗产。
当下,夷陵区雾渡河镇正按照无公害生产技术要求,仿照野生自然条件种植,使当地猕猴桃果肉翠绿、汁液多、风味佳,品质极优,形成观音堂、龚家河等猕猴桃专业村,并在三峡至神农架旅游黄金线上,设立了猕猴桃游客采摘点,深度发掘猕猴桃文化做旅游文章,成为山区农民新的致富路。
❤
9月16日,“缤纷四季乡约夷陵”乡村游活动之“中国民间叙事长歌”高峰论坛暨夷陵·雾渡河镇第二届猕猴桃采摘节盛大开幕,2000多名游客齐聚雾渡河,大家伙儿登高望远、摘猕猴桃、品土猪肉、抓土鸡、挖红薯、贴秋膘……吃喝玩乐嗨翻了天!
近年来,夷陵区雾渡河镇依靠政策、区位、资源、技术、市场优势,走绿色生态之路,把猕猴桃当作脱贫致富的主导产业来抓,为全镇、乃至西北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开辟了一条康庄大道。
雾渡河镇现有猕猴桃种植面积6000亩,网络农户1426户、辐射近万户,形成了“基地+农户+合作社+市场”的产销模式。今年,该镇猕猴桃产量将突破2000吨,主要有红心、黄心、金魁、米良、三峡2号五个品种供应市场。
目前该镇已把猕猴桃产业与乡村旅游活动结合起来,把生态观光、休闲农业以及乡村户外活动融为一体,初步形成了以猕猴桃休闲采摘、冷库储存、系列产品加工和销售为主的特色产业,将雾渡河猕猴桃休闲采摘游线路打造成了全市乃至全省具有特色和影响力的乡村游线路。
红心猕猴桃幼果期因受外界环境影响,导致落花落果。果园管理普遍存在的“重产量,轻质量、重无机,轻有机、重大量,轻微量、重地下,轻地上”,果树负载量,既要考虑果树品种特性,坐果质量,又要考虑栽培水平,气候条件。同时要参考和分析市场需求趋势。通过较为合理的方式确定负载量,保证当年产量较高,质量较好,经济效益不菲,同时成长好。来年稳产高产,不会出现“大小年”也不会削弱树势,提高优质丰产高效生产年限。
近年来,我国猕猴桃新品种研发势头强劲,“翠香”“东红猕猴桃苗”“金红猕猴桃苗”“红实猕猴桃苗”“金梅猕猴桃”“金桃”“红阳”“红宝石星”等新品种相继推出,为绿果、黄果、红心以及软枣猕猴桃并存的多样化国内市场格局提供了强有力的品种支撑。但与新西兰等世界一流猕猴桃强国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众所周知,新西兰佳沛阳光金果猕猴桃是国产猕猴桃价格的2倍以上。据中国农产品市场协会负责人撰文,这种现状要求我国网红猕猴桃产业要以需求为导向,着力推动品种的品质优化、熟期优化和布局优化,加大良种选育和推广力度,促进猕猴桃产业高质量发展。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