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配图为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播宏果业有机猕猴桃花粉照片)
“向书记,我家的红心猕猴桃染了溃疡病,一些树干都开始流‘脓’了,你帮我打听打听有啥好法子治吗?”日前,当着百乡万户湖南调研组成员的面,永顺县高坪乡马鞍村村民向少俊火急火燎地赶到村党支部书记向言奎家“求救”。
向少俊坦言,村里这些年猕猴桃产业发展势头好,自己一心想着种出点名堂来。2016年,他试着将村民普遍种植的“米良一号”绿心品种换成了市场上受热捧的红心猕猴桃,本来指望今年挂果,卖个好价钱,没想到却遇到了猕猴桃细菌性溃疡病。
猕猴桃溃疡病是一种细菌病害,可潜伏在花粉中,通过授粉进入树体,在气温5℃时开始繁殖,15-25℃生长最适宜,在感病后7天即可见明显病症。也可通过风、雨、昆虫、嫁接等农事操作、工具等传播,经伤口、水孔、气孔和皮孔侵入。
为了帮助村民寻找“症结”和“药方”,调研组立即赶到离村30多公里的石堤镇麻岔村。该村的溢香园富硒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种植了70余亩红心猕猴桃。说起溃疡病,合作社负责人欧娟也是一肚子苦水:“由于细菌性孢子通过风、雨传播,这个病很难控制,一旦染上,几乎是毁灭性的。”欧娟坦言,自己种植的红心猕猴桃今年也染了病,求教当地农业干部和专家,都没有找到好法子。因此,合作社今年还部分改种了染病率较低的黄心、绿心品种。
调研组立即表示,调研结束后要把这一问题带回北京,请国内权威专家给果农支招。同时,调研组成员建议,溃疡病难治,所以种植者一定要做好“防”的工作,注意消毒在授粉全程注意对所用的授粉工具,以及进行授粉人员的彻底消毒。由于授粉工作量大,一般大园子会请专业工人进行作业。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建议采用75%酒精或过氧乙酸对授粉工具和操作人员进行消毒。
“我们村约有3/5的土地种的是猕猴桃,村民3/5的收入靠的是猕猴桃,所以,发展猕猴桃产业,村民劲头十足,都盼着能把金三猕猴桃种好。”向言奎告诉调研组,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指导和农业农村部干部的对口帮扶下,村里的猕猴桃产业基础发展起来了,但产业基础仍然薄弱:大部分种植户自行其是,种植标准不统一,果子品质参差不齐,难以形成品牌;产品单一,农户收入主要靠卖鲜果,猕猴桃加工及其他服务业没有跟上,市场风险比较大。
对此,调研组建议,马鞍村要从引品种、提品质、树品牌、延链条等方面着手,让“老”产业释放新活力。首先要引入抗病性好、适宜当地种植的优良品种,比如阳光金果魅力金果。此外,还要将猕猴桃产业链条向纵深延伸,构建育苗、授粉、卖果、加工、物流等一体的服务网络,探索“一果兴、百业旺”的新业态。
云贵高原猕猴桃产区一般在2月下旬~3月下旬开始在田间出现溃疡病症状,主要危害结果母枝、主蔓或主杆。感病植株最初从发病部位的芽眼、叶痕、皮孔、小伤口等处溢出乳白色粘质菌脓,皮层下可见韧皮部开始变为深灰色、铁锈色。病害部位皮层组织逐渐变软呈水浸状下陷,树干或大枝上也可出现纵向裂缝。植株进入伤流期后,病部的菌脓与伤流液混合从伤口漫溢出,呈锈红色,导致发病部以上的枝干坏死,也会向根部扩展导致整株死亡。该菌是好低温性细菌,对高温适应性低,在2~15℃之间病害流行速度快,15℃以上病害流行速度趋缓,进入5月份后随着温度升高,枝干上的病情发展渐趋缓慢以至基本稳定。9月中旬病情再次回升,出现一小高峰,主要危害叶片。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