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岔镇位于播州区东南部,到南白7公里,距城区20公里。在三岔镇有一个村庄叫高山村,走进村里,绿荫小道、文化广场、露天电影等设施应有尽有,俨然一副美丽乡村的画卷。

但是在2017年以前,这里还是贵州省的一类贫困村,这个山村的蜕变得益于小小的猕猴桃。
播州区三岔镇镇长 何宇航:高山村曾是省级一类贫困村,群众盼发展、思发展的心情非常急迫。我们应地制宜,提出了产业发展推动旅游发展,助农增收这样一个思路。2016年以来,我们引进了四川川之龙猕猴桃专业种植有限公司,入驻高山村带动农户发展了四千亩的猕猴桃。

(红心猕猴桃批发订购热线电话:15772102213)
三岔镇地处亚热带季风湿候区,雨热同季,年降雨量为1100—1200mm,年均气温在13.5—15.7℃之间,海拔多在850米—950米之间,以谷地丘陵为主要地貌,极利于各类经果林木的生长。
基于这样的条件,三岔镇政府将高山村做为“三变”改革试点,大力发展红心猕猴桃产业,按照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结合镇域资源现状,让农村闲置资产得到有效利用,让农民富余资金得到有效投资,让村集体经济得到有效积累,让群众收入得到有效增加。

三岔镇通过入股、租赁和流转等多种形式,结合实际发展种植、乡村旅游等规模化、集约化优势产业,创新性设立了农旅文一体化产业发展办公室,负责全面统筹农旅文一体化发展工作,为群众和新型经营主体提供全方位服务。
胡兴武现在是高山村的阳光金果猕猴桃种植大户,以前在外地也在做果林种植,听说村里在大力发展猕猴桃种植,他包下60多亩田地,成为了这里种植大户并带动当地小户一起发展。
猕猴桃种植大户 胡兴武:从2016年到2018年,今年是第三年,眼下基本上都挂果了,目前来看今年应该有一笔好收成。
引进大公司,按照“支部+公司+合作社+农户+贫困户”的模式,种植魅力金果弥猴桃4300亩,通过龙头带动解决了技术难题及市场销售难题,促进了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民稳定增收。

吴大发是当地的贫困户,之前一直在外打工,后来村里有了针对贫困户种植猕猴桃的优惠政策,他回到了家乡,经过两年的种植,吴大发也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希望。
村民 吴大发:种这个猕猴桃当时也没有资金,政府就把装置、钢丝、苗这些给我们整了,今年是第三年挂果,挂效果还是可以。
三岔镇通过这样的模式,2017年脱贫攻坚成绩斐然,整合各项资金约1.3亿元,实现了高山村、长山村2个贫困村出列,实现了贫困人口207户900人脱贫。
猕猴桃产业的红火还拉动了当地旅游产业,让过去的贫困村变成了今天的美丽乡村。村庄被装扮一新,修葺了院落,栽满了花卉,安置了公共设施。朱品贵是当地一位村民,之前一直在外做生意,看到家乡的变化,他也回到了家乡,开起了生态庄园。
安村生态庄园负责人 朱品贵:到我们这里观光旅游耍的人比较多,临近的重庆的、四川的游客来避暑、休闲,享受大自然的风光,吃我们地地道道的本土菜,都是自家产的,到了星期六、星期天都忙不过来。
游客越来越多,朱品贵也有了更大的计划,他决定把周围村民的老房子全部租来升级改造成了民宿,并在猕猴桃果园里修建了四栋木质结构的房子,满足游客采摘阳光金果猕猴桃、体验乡村旅游的需求。
现在,三岔镇高山村随处可见挂果的猕猴桃、清新的农家小院,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城里人,来到村里,走进果园,走进自然。
游客 黄孝萍:姐妹都退休了,在这个地方空气好、环境好,可以去摘些果子、野菜,中午我们吃的都是他们的农家菜,很好吃。

(伊顿红心猕猴桃团购)

▲东红猕猴桃苗
(高山有机红心猕猴桃)
(东红猕猴桃)

▲阳光金果猕猴桃花粉
目前,三岔镇乡村旅游已初具规模,2017年旅游总收入5.49亿元。勤劳朴实的高山村村民,靠着好的政策引导,用自己的双手让家乡越来越富,越来越美。
播州区三岔镇镇长 何宇航:这个产业发展壮大以后,目前我们的老百姓户均能够实现2000元以上的增收,真正地使产业带动了旅游,带动了百姓的增收致富。
在三岔镇高山村走了一圈下来,直播君看到了这样一条清晰的发展脉络:通过大力发展猕猴桃产业,当地村民顺应市场需求,在镇政府引导下,依托当地山水优势、农特产品、民俗特色,打造独具特色的休闲观光带,把高山村打造成集设施农业、绿色旅游、休闲观光、乡村度假为一体新农村。
在闲暇的时间
不妨到三岔镇高山村去走走
惊艳!这里正在原样复制遵义古城,光看效果图都被震撼到了!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