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猕猴桃花粉
▲猕猴桃高枝牵引
▲猕猴桃苗
▲阳光金果猕猴桃高枝牵引
▲红心猕猴桃参观
▲猕猴桃高枝牵引
▲sungold g3 kiwi orchard
http://www.hongxinmihoutao.com/
(g3猕猴桃)
(贵州红心猕猴桃)
▲红心猕猴桃花粉
(阳光金果猕猴桃)
(红心猕猴桃选果)
记者从马边彝族自治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获悉,继“马边绿茶”之后,马边彝族自治县再次获得第2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四川乐山“马边猕猴桃”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于近日在国家工商总局获准注册。据了解,这是马边彝族自治县获得的第二件、乐山市获得的第8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本文配图为四川东红猕猴桃果园)
(本文配图为四川东红猕猴桃果园夏季修剪)
马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最高海拔4042米,最低海拔448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土壤、气候,这里孕育了众多具有地方特色的农副土特产品,马边猕猴桃就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为加快推动县域特色产业发展,乐山市工商局和马边彝族自治县工商职能部门紧紧依托该县种植猕猴桃的资源优势,积极运用注册涉农商标和地理标志商标,大力实施商标富农工程。通过走访农业、林业等部门,开展专题调研,收集马边种植猕猴桃的史料等相关资料,确定了以“马边猕猴桃”作为该产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申请注册名称,并为马边彝族自治县猕猴桃行业协会提供全程指导服务。
日前,记者来到邓家坝村,只见这里山上成片的猕猴桃挂满了沉甸甸的果子,每个果子都套了袋,取下袋子,一个个果型匀称的绿褐色猕猴桃便呈现在眼前。目前正值猕猴桃采摘期,村民们在马边高老山红阳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的组织下,在地里采摘果子,再将猕猴桃统一装车运回马边县城销往全国各地。
2013年,马边彝族自治县猕猴桃行业协会向国家工商行政总局申请注册“马边猕猴桃”证明商标。今年6月,“马边猕猴桃”正式获准注册,成为马边彝族自治县继“马边绿茶”后的第2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猕猴桃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种植、管理、采摘都需要大量的人工。通过土地入股,当地村民每年不仅有了分红,还可以就近在家门口的猕猴桃种植基地打工挣钱。2011年,一直在外打工的邓家坝村二组村民阿洛达尔选择回到家乡,阿洛达尔家的7亩地入股猕猴桃专业合作社,他及家里人还能在猕猴桃基地里打工。
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选对产业精准扶贫,正在让当地越来越多的农户尝到“甜头”。倮么村瓦场组村民罗光祥,在一家公司打工学到了猕猴桃种植、管护等技术,便在自家1亩多地里种了96株猕猴桃,2011年挂果后,挣了2万多元。之后他又流转土地扩大种植面积,去年纯收入10多万元。“过去种玉米只能解决温饱,现在种猕猴桃奔小康了。”罗光祥作为“土专家”走上致富路后,已为周边200多户猕猴桃种植户提供技术指导。
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成功注册,对马边县特色农产品发挥了积极保护作用,将对提升“马边猕猴桃”的附加值、推进“马边猕猴桃”走向高端市场、增加当地种植户收入具有重要意义。
猕猴桃产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其种植、管理、采摘都需要大量的人工。通过土地入股,当地村民每年不仅有了分红,还可以就近在家门口的猕猴桃种植基地打工挣钱。2011年,一直在外打工的邓家坝村二组村民阿洛达尔选择回到家乡,阿洛达尔家的7亩地入股猕猴桃专业合作社,他及家里人还能在猕猴桃基地里打工。
据了解,“马边猕猴桃”目前已先后授权许可马边彝族自治县怀林猕猴桃专业合作社、马边彝族自治县高老山红阳猕猴桃专业合作社、马边彝族自治县石丈空猕猴桃专业合作社使用“马边猕猴桃”证明商标和农产品地理保护标志。
“下一步,我们工商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商标管理行政指导,积极指导和帮助行业协会以及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许可使用企业使用好、管理好、宣传好、保护好‘马边猕猴桃’证明商标,把‘马边猕猴桃’证明商标打造成为推动马边特色经济发展的又一个金字招牌。”马边彝族自治县市场和质量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马边猕猴桃因产地土壤、气候因素,口感风味极佳,倍受消费者喜爱。”据马边猕猴桃协会秘书长、马边彝族自治县农业局高级农艺师杨永明介绍,马边现已种植猕猴桃面积5000亩,主要分布在下溪镇、三河口乡、建设乡,品种以红阳(红心)猕猴桃为主。已投产约700亩,年产量约850吨,今年的离园价为每公斤12元至20元,年产值可达1100余万元,主销省内外。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