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配图为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播宏果业有机猕猴桃授粉照片)
去年秋季,我市几大猕猴桃主产区的收购行情创下新高,甚至出现果农“卖一万二万很普遍,卖三万五万也正常,卖十万八万不新鲜”的现象。谁曾想,新年伊始,当时高价收购猕猴桃的各大冷库却只能赔钱卖“金果”。何以出现这种局面?近日,记者就此进行了调查。
高进低出 冷库十有八九亏损
冷库储藏猕猴桃以低于收购价的价格出售,无疑是在做赔本买卖。
“投资建冷库的人哪有不想赚钱的,只是今年行情非常不好,早点卖出去才能少赔些钱。” 1月16日,岐山县蔡家坡镇永红猕猴桃专业合作社会计宋亚萍一边组织人分拣猕猴桃,一边对记者说。
记者看到,院子一边垛着装有精选猕猴桃的成品箱,另一边则是一大堆或有白斑或烂掉的残次果。宋亚萍说,这些残次果得全部倒掉。据她说,为了赢得客户,要对出库的猕猴桃用专用的“选果器”筛一遍。经过严格把关、达到最高标准的猕猴桃才能装箱。
(红心猕猴桃采摘)
(红肉猕猴桃苗)
(猕猴桃授粉)
▲kiwifruit猕猴桃照片
储藏猕猴桃的质量标准要求如此之高,卖价又如何?宋亚萍指着正在出库的“秦美”猕猴桃介绍,当初在果园的收购价是每公斤 4元至4.4元,现在冷库自己雇车拉到四川成都,每公斤批发价只有3.2元。“明摆着亏损!”宋亚萍说,组织人力采摘、装卸分拣、雇车拉运一系列程序,哪个环节都要花钱,还有储存几个月的电费等,冷库今年“真是亏大了”。
这家冷库的状况只是我市储藏猕猴桃销售现状的缩影。据业内人士分析,经营冷库的人今年十有八九都得赔。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这种情况?有业界分析人士认为,储藏猕猴桃从去年11月开始出库销售起,价格就出现倒挂,果库大面积亏损。这种现象与众多冷库业主当初在果园刮起的抢购风潮有关。
追逐高利 地头抢果埋下亏损隐患
近年来,随着我市猕猴桃栽植规模迅速扩大,不少勇于创业的农民瞅准储藏果品这个“冷生意”,纷纷投资建设冷库。据了解,全市仅在近两年就新增大中小型冷库近千座,总计库容约30万吨。“ 2010年和2011年,建冷库贮藏猕猴桃的人个个都把钱赚了。”岐山县馨鑫联合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麻登周对记者说,在高利润的引诱下,去年开始,许多冷库业主生怕库装不满,都提前采取“先给定钱后摘桃”的形式“抢果子”。果农见此情况,对猕猴桃惜售,“等果入库”的业主只能纷纷抬价。去年普通品种的猕猴桃开盘价就达到了每公斤4元,同比增幅接近40%。“结果哩,收得越多亏得越多,这一年等于冷库赔着钱给果农鼓腰包。”从事冷鲜储藏生意的西安杨老板向记者说。
这位杨老板去年为了装满他在我市租赁的几间冷库,在猕猴桃采摘前就赶到我市几大果区预订,其间他与果农口头约定收购价为每公斤10.4元,并确定了采收限期。结果去年“徐香”猕猴桃价格涨势迅猛,杨老板最终从果园拿到的果子价格为每公斤13元多。而如今,他出库的批发价降到每公斤 8至 9元。“赔本卖果,我老杨今儿是干哭没眼泪。”杨老板苦笑着说。
市场不相信眼泪。这位杨老板念的“亏本经”,在宝鸡不是个例。
我市经济分析人士表示,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正是去秋的抢购,挖下了这个亏损的“大坑”。
误判市场 越藏价格反倒越低
猕猴桃,是我市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中着力打造的一种主导产业。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我市去年猕猴桃总产量达到43.6万吨,大都被分布在眉县、岐山等猕猴桃主产县区的1400多座冷库收购储藏。如果按照冷库在果园的总体收购价计算,猕猴桃总产值大约在27亿元以上,的确让不少种植户“流金淌银”。以猕猴桃面积27万亩的眉县及岐山县蔡家坡镇安乐社区为例,去年当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中,猕猴桃的贡献就占到 70%以上的份额。
但变幻无常的大市场,让猕猴桃在“抢购混战”中演绎出了“一家欢乐一家愁”的悲喜剧:种植户眉开眼笑,而冷库业主们却是愁眉苦脸。一些冷库业主自嘲道:“今年是‘秦美’不美、‘红阳’不红、‘徐香’不香、‘海沃德’挖了个大坑!”
按以往惯例,每年自元旦开始直至“正月十五”,都是储藏猕猴桃的销售旺季,但截至今年元月中旬,储藏在库中的大多数猕猴桃还在“睡大觉”。建有50吨库容冷库的岐山县五丈原猕猴桃专业合作社社员老冯说,往年这个时候,冷库都是等客上门,但今年自己装车到处跑,还卖不动。眼下库存还有一半多,卖出去的也是卖一批赔一批,截至目前冷库已经赔了4万多元。
“果库今年普遍亏损的原因很多,我认为主要是经营者本身没有正确把握市场走向,继续按照‘买涨不买落’这种固有的惯性思维操作,在果园抢购大战中出现决策判断失误,造成了收得越多亏得就越多的后果。”岐山县猕猴桃开发中心主任张帆给记者分析说。
理性预期 双赢才能长远发展
猕猴桃产业是宝鸡的一个大产业,冷库亏损会不会影响经销商 2013年秋季收购储藏猕猴桃的积极性?进而影响果农的收入?
张帆也对此很担心。他认为,我市猕猴桃产业要健康快速发展下去,种植户和冷库必须共赢,否则,明年果农就有可能“流眼泪”。张帆说,果农不要把价抬到连终端市场都难以接受的高度,让冷库每年也能有赚头,这样才能良性循环。他举例说,去年猕猴桃采收期内,“红阳”的收购价是每公斤10元至 12元,“徐香”、“秦美”这两个品种的收购价分别达到每公斤 12元和 4元左右,都要比上年高出近一倍,“海沃德”最高达到6元多,这些价位已高出了市场零售价,这在产业链中是畸形的,必然会造成不良后果。
此外,张帆还希望果农和收购商之间建立诚信的和谐关系。据张帆所知,岐山有两位冷库经纪人,去年秋季付给眉县首善镇及金渠镇部分果农的“果园定金”至今未能收回。原因是,这些果农在惜售等价中错过最佳商机,最终冷库也没有收购,果农反而卖了低价,果农便将这些定金扣下来了,“补”差价,一点也不顾及冷库的损失。“这种让人寒心的做法,必然会导致冷库明年收果不积极。如果持续这样畸形发展,今年是冷库亏损,明年必然会轮到果农吃亏。长远去看,哪一方日子都不好过!”张帆最后说。
评论